萝卜干,在大家家乡是过年前制作的。萝卜可以晒成条状的、片状的、细碎状的,可以放些辣椒粉拌匀保存,也可以直接保存,食用时再加些喜欢吃的配料。
前段时间,看到叔叔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,图片是一碟萝卜干炒腊肉,放了蒜叶和干辣椒,从卖相上看实在是诱人。但叔叔的文案却是——同样的原材料,为什么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?
它依旧很下饭,缺少的是那份就着萝卜干、与全宿舍的人一起坐在床上吃饭的欢乐,吃完再一起用牙膏洗不锈钢饭盒的天真无邪,没有了那种换菜吃的淳朴了。
上学的时候,每周日我都带着家人炒好的萝卜干和一袋米,和村里的孩子一起走山路去上学。萝卜干里要是加了腊肉,就是土豪级别的菜式,还有专门的阿姨帮大家蒸饭。大家唯一的想法就是:我要好好读书,走出大山。
就这样,每一个山里的孩子求学路上都少不了萝卜干的陪伴。
也许是外面的菜配料太多,又或许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怀念儿时的味道。小时候,一放学,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到学校的小食堂,找到自己的饭盒,拿到宿舍围坐在一起吃午餐。午餐必备的“美食”就是——炒好的萝卜干,虽然菜式很简单,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,有时萝卜干不够吃,几个人就匀开来继续吃,现在回忆起来,真的十分温馨。
村里人每年都晒很多萝卜干,一是因为它确实好吃;二是因为吃萝卜干上学的这批人已经长大了,经常怀念这道菜的味道。年后,不少打工人的行囊里都有一袋萝卜干,因为那是家乡的味道,更是儿时的味道。
如今,萝卜干已退出孩子们的求学路。但每当回忆起那些吃过的萝卜干,那些吃饭的岁月和场景就浮现在眼前,依然觉得那样温馨和谐,那样回味无穷,忍不住思念那些憨厚、朴实的同学们。